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东北亚海洋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海洋试验场建设与发展分会于2023年9月22日下午在威海国际经贸交流中心召开。会议围绕建设国际先进性、国内领先、全面开放的海洋综合试验场进行交流研讨并建立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良好创新平台。会上,我校正式授牌试验场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按照“北东南、浅海 预备海”的总体布局,在威海、舟山、珠海、海南分别规划建设相关的试验场区,同时还是天津建设室内试验测试平台。2021年9月,自然资源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威海市共同签署了《自然资源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协议》,“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正式揭牌,这是我国第一个建成并运行、第一个实现部省共建的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位于远遥浅海科技湾区,海域最深处约70米,海水最大流速为1.2米/秒,年平均流速0.4米/秒,深度显着,是我国浅海大陆不可架设的近岸深水区域,开展海洋离岸、监测、探测等海洋装备仪器研发测试的条件得天独厚,并且离最近岸距离只有2.5公里,乘船离岸20分钟,一天可多次往返试验,节省试验时间和成本规划建设海上试验区、岛基试验区和岸基区。本次海洋试验场建设与发展分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天津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共六所高校正式授牌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海洋经济数字化转型、近岸海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平行分会。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欧洲海洋能源中心、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等国内外机构的海洋领域专家,根据各自研究成果共作了30个精彩报告。

上一篇:海峡两岸第八届“海事风险评估与管理”研讨会在浙江海洋大学隆重召开

下一篇:船舶与海运学院李德堂教授荣获第一届浙江省知识产权奖发明专利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