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特色建设宗旨,遵照学位点专业实践工作安排, 11月23日,船舶与海运学院交通运输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方向2019级、2020级研究生在浙江海洋大学副校长徐士元教授、方向负责人彭勃教授、导师沈最意副教授的带领下,考察调研了舟山港综保区配套码头日常作业与新奥LNG接收站码头日常作业基本情况,了解了不同码头的工作情况和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

实践活动第一站,参观舟山港综合保税区本岛配套码头。在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迟的带领下,师生参观了码头配套设施及日常作业情况。

徐总经理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了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的基本情况。舟山港综合保税区总规划面积为5.85平方公里,是国内少有的“一区三片”布局的综合保税区,其中本岛分区2.8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保税维修、跨境电商等相关服务。2021年以来,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大力拓展业务,截至今年6月底,完成货物吞吐量10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2%。
实践活动第二站,师生们来到位于北蝉明珠广场的浙江海洋大学临港石油天然气储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浙江石油化工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徐校长向同学们介绍了这两个实验室的规模及重要意义。


实践活动第三站,来到新奥(舟山)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郭经理带领师生们一同参观了舟山新奥LNG接收及加注站。

(参观前准备工作:观看公司宣传视频及安全防范措施)

(参观前准备工作:戴安全帽、穿防护服,并拿掉电子产品)

(图片来源:新奥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官网)
在郭经理的介绍下,同学们了解到舟山新奥LNG接收及加注站位于中国沿海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核心位置,紧靠长江口,LNG供应可直接覆盖整个华东地区和长江沿线各大省市,是国内运行的22座LNG接收站之一,也是国内首家民营企业投资的规模最大且唯一的一座一级大型LNG接收站。

本次实践活动,同学们全面了解了码头运作流程及设备功能、学校有关重点实验室的规模及意义、发展新能源的价值与前景。同学们在每一站的观摩中,无不感叹着科技的强大力量,智慧港口、新能源发展的广阔前景,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对专业的认同感,树立了学好专业的信心,也明确了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