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体是学生工作管理体制中的基础单位,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学生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条件,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目的意义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基层组织,对学习风气的营造以及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班集体建设的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班风和浓郁的学习氛围,减少和消除不良思想的侵扰和不良行为的产生,使班级建设与学生发展融为一体,推动学院的学生基础管理工作。
二、指导思想
以安全、稳定为基础,以学风建设、班级建设为主要抓手,坚持教育引导和规范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优良的班风学风,激励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主要内容
1、思想政治建设
各班级要以团支部为核心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团支部建设,定期举行主题班会、政治学习等教育活动。学生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好,班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推优工作规范。
2、学风建设
各班级要加强学风建设,浓厚学习氛围。要以职业(学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要求学生遵守学习纪律,热爱所学专业并圆满完成各科学习任务。
3、班风建设
各班级要加强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班级管理。要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增强班级成员的团结意识和集体意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深入开展两室文明建设工作。
4、学生活动
各班级要自主举办班内文体活动,鼓励、支持学生参加校、院两级的科技、文体活动,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
四、推进举措
1、组织架构
学院学工办负责全院班集体建设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班主任是所在班级班集体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班级事务的日常指导等工作;班委会和团支部委员会共同负责本班班集体建设的具体工作。
2、活动载体
学院将策划、开展系列的以班级为主体参与的科技创新、文艺、体育等方面的比赛、交流活动。各班级要主动设计出适合本班班情的课外活动,组织以寝室、小组为单位参加的班内活动。学院鼓励班级创立班级品牌活动。
3、宣传交流
学院将在学校4S学生发展服务平台的本学院专栏和学院网页学工专栏中开辟“班级风采”专题,及时报道各班级的动态信息、好人好事。学院还将定期组织班集体建设工作的交流学习活动。
4、经费支持
学院安排班集体建设经费,为班级建设提供经费支持。班集体建设经费实行申请制,由班级按专项工作或活动通过学院学工办申请经费。
5、考核机制
学院建立班集体建设考核和奖励机制,每学年初公布上一学年考核结果,在年级段中,排名前两名的班集体为学院先进班级,每年级段的第一名班级申报校先进班级。对于先进班级,学院将给予班级和班主任奖励,并在学生评优评奖、学生骨干外出考察学习、组织发展等方面给予倾斜。具体评分考核标准见附件。
班集体建设成果,与班主任校级评优及其个人年终考核挂钩。班主任评优主要依据班集体建设成果和班主任工作情况,其中班集体建设成果占70%,班主任工作情况占30%。学院先进班级的班主任优先推荐参加校级优秀班主任评选。
五、工作要求
1、各班级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工作方法,抓两头,促中间;抓典型,树榜样。
2、各班级在开展班级建设活动中,要抓落实,注重效果。要不断地对比分析,总结经验,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3、各班级要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形成特色,全面实现班级建设的各项目标。
附件
海运与港航建筑工程学院班集体建设考核评分标准(试行)
评价指标
| 满分
| 考核评分办法说明
|
思想政治
建设
(20分)
| 4
| 积极落实学校、学院的主题教育活动,有活动记录的得4分。
|
3
| 入党积极分子比例为20%以上,得3分(大一达到10%以上,得3分)。
|
4
| 每一学年开展政治学习活动不少于4次,得4分。
|
4
| 所在班级无传播邪教现象或非法宗教活动得4分,出现一例不得分。
|
5
| 发生安全稳定方面的责任性事件,出现一例不得分。
|
学风建设
(30分)
| 6
| 每学年的不及格率低于10%,得6分;10%-11%得5分;11%-12%得4分;12%-13%得3分;13%-14%得2分;14%-15%得1分;15%以上不得分。
|
6
| 四级通过率达到:大一40%,大二60%,大三80%,得4分,未达到得2分,比规定的比例每多十个百分点加0.5分;
|
3
| 六级通过率达到:大二20%,大三30%,得2分,比规定的比例每多五个百分点加0.5分。
|
4
| 学生获得发明专利,每项得2分;学生获得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每项得0.5分;学生以第一作者在二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每篇得1分。
|
3
| 班级累计学生违纪率(包括通报批评)排在学院最高三个班级,分别扣3分、2分、1分。
|
5
| 旷课人数在学院最高的前五个班级分别扣5分、4分、3分、2分、1分。
|
3
| 上课及晚自修时段在寝室玩电脑游戏,查实人数最多的三个班级分别扣3分、2分、1分。
|
班风建设
(25分)
| 1
| 班级工作每学期有计划、总结,得1分。
|
2
| 班委会组织健全,班团干部组织能力强,能公开、公平、公正地管理班级事务,得2分。
|
2
| 按照学校、学院规章制度开展各项工作,执行效率高,得2分。
|
3
| 班级同学团结友爱,人际关系和谐,班级凝聚力强,集体活动出勤率达100%,得3分。出现班级内部纠纷,造成较坏影响的不得分。
|
4
| 无瞒报和漏报学生旷课、违纪以及其他恶性事件等影响学院稳定的现象,得4分。
|
10
| 班级宿舍安全卫生平均成绩排在全院最后6名的,分别扣9分、8分、7分、6分、5分、4分。出现使用大功率现象的班级,此项不得分。
|
3
| 班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产生积极影响的得3分。
|
学生活动
(25分)
| 15
| A类学科竞赛:校级:一等奖(金牌),每项3分;二等奖(银牌),每项2分;三等奖(铜牌),每项1分;省级:一等奖(金牌),每项5分;二等奖(银牌),每项4分;三等奖(铜牌),每项3分;国家级:一等奖(金牌),每项7分;二等奖(银牌),每项6分;三等奖(铜牌),每项5分;B类竞赛按A类标准80%计分,其它经认证的竞赛按A类标准50%计分
|
5
| 校级文体活动(包括社会实践)获奖,一等奖(金牌):每项1.5分;二等奖(银牌):每项1分;三等奖(铜牌):每项0.5分;校级以上一等奖(金牌):每项3分;二等奖(银牌):每项2分;三等奖(铜牌):每项1分。
|
2
| 参加学校或学院的活动人数最少的前三个班级分别扣2分、1分、0.5分。
|
3
| 自主举办学习竞赛或活动,在班级中形成良好学习氛围的,每项得1分。
|
注:1、班级建设考核每学年开展一次,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考核评比。
2、学科竞赛的类别界定标准参照学校有关规定。
3、学科竞赛中,若团体项目的成员来自不同班级,则相关班级按本班的参与成员的累计分加分,每位成员的分值= [(项目分*1.5)/成员总数],累计加分以该项目分值为限。
4、学科竞赛中,单项比赛获奖加分最高限加8分;同一项目参加同一赛事不同级别的竞赛的加分,采取就高原则,不重复计分。